满分起名

艿字取名参考

艿
拼音nǎi 注音ㄋㄞˇ
五笔aeb|abr
仓颉tnhs
郑码eym 四角44227
笔画5画 部首 部外2画
笔顺12253 部首 部外2画
康熙笔画8画 字形分析上下结构 统一码基本区U+827F

取名参考

五行属性

五行属性:木

字义解释

是否常用:标准字体

起名解释:〔芋艿〕见“芋”。

五行相同的字

笔画相同的字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nǎi ㄋㄞˇ

     ◎ 〔芋~〕见“”。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

nǎi

——见“芋艿”( yùnǎi):即芋头

基本词义


rèng

〈名〉

(1) 乱草;杂草 [weeds]

艿,艿草也。从草,乃声。…字亦作芿。——《说文》

藉艿燔林。——《列子·黄帝》

(2) 又如:艿稗(泛指杂草。亦以喻芜杂的事物)

(3) 另见 nǎi

说文解字

『說文解字』


艸也。从艸乃聲。如乘切

『說文解字注』


(艿)艸也。按許謂艿爲艸名也。廣韵云。陳根艸不芟。新艸又生。相因仍。所謂燒火艿。此別一義。其字亦作芿。列子。趙襄子狩於中山、藉芿燔林是也。今玉篇以舊艸不芟、新艸又生曰艿、係之說文。此孫強、陳彭年輩之誤也。从艸。乃聲。如乗切。六部。乃在一部。仍艿在六部者、合韵冣近也。籒文作?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