满分起名

癰字取名参考

癰
拼音yōng 注音ㄩㄥ
五笔uvky
仓颉kvug
郑码tzyn 四角00115
笔画23画 部首 部外18画
笔顺41341555251521532411121 简体10画 部首部外5画笔顺4134135112
部首 部外18画
康熙笔画23画 字形分析左上包围结构 统一码基本区U+7670

取名参考

笔画相同的字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yōng ㄩㄥˉ

     ◎ 一種皮膚和皮下組織的化膿性炎症,易生於頸、背部,常伴有畏寒、發熱等全身症狀:~疽。吮~舐痔(喻不擇手段地巴結,厚顏無恥地迎合權貴)。

英语 carbuncle, sore, ulcer, abscess

德语 Karbunkel, Karfunkel (S)

法语 ulcère,abcès

说文解字

『說文解字』


腫也。从疒雝聲。於容切

『說文解字注』


(癰)腫也。肉部曰。腫、癰也。按腫之本義謂癰。引伸之爲凡墳起之名。如上文癅、腫也。痤、小腫也。則非謂癰也。釋名曰。癰、壅也。氣壅否結裏而潰也。𤕫。雝聲。於容切。九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