满分起名

汬字取名参考

汬
拼音jǐng 注音ㄐㄧㄥˇ
五笔fjiu
仓颉tte
郑码bdnk 四角55902
笔画8画 部首 部外4画
笔顺11322534 部首 部外4画
康熙笔画8画 字形分析上下结构 统一码基本区U+6C6C

取名参考

五行属性

五行属性:火

字义解释

起名解释:古同“阱”。捕野兽用的陷坑。

五行相同的字

笔画相同的字

基本解释

jǐng ㄐㄧㄥˇ


  1. 同“”。

说文解字

『說文解字』


陷也。从𨸏从井,井亦聲。穽,阱或从穴。汬,古文阱从水。疾正切

『說文解字注』


(阱)陷也。穿地陷獸。𨸏丼。於大陸作之如井。丼亦聲。疾正切。十一部。


(穽)阱或从穴。中庸音義曰:阱本作穽,同。引說文穽或阱字也。今本釋文於或下妄沾爲字。按古本說文多云某或某字,見於經典釋文者往往如是。周禮注所謂古字多或也。今本說文𧗊改之云某或作某,非古也。若讀釋文竄改者,則益可𣢑矣。


(汬)古文阱,从水。鍇本作阱或从水。玉篇云:古文作汬。